註冊 登入
鐵之狂傲 返回首頁

叛逆ˇ的家園 https://www.gamez.com.tw/?414921 [收藏] [複製] [分享] [RSS]

網誌

論青少年與次文化

已有 1314 次閱讀10-6-20 15:28


雖然標題有個論字,但並不是結構嚴謹的論說文。
(甚至可能連論說文也稱不上)
這篇是為了幫屬於青少年的我們自己平反,說點話澄清某些人對我們的誤解。
可能有些觀點不夠圓融,而觀看的您也無法認同,但還是希望您能夠尊重與包容。不過仍然歡迎您有意見提出來,讓我們可以討論。有錯誤的部份也歡迎提出來指證,謝謝。

首先先謝謝班長、非凡還有依蘋的寶貴意見。






論青少年與次文化



為什麼提到了次文化總是不忘一併提起青少年?為什麼次文化在一般大眾的想法中總是和負面意義脫不了干係?

但所謂次文化是相較於主流而冠上的名稱。在各個不同的族群裡其實都有屬於自己的慣性與文化,若這又和主流文化有著明顯隔閡,則就形成了該族群的次文化。

而主流文化指的當然就是普世大眾所可以接受、容忍並且默認的價值觀,通常依附在當時社會的道德倫理之下。舉例來說,中國古代的一夫多妻以及伊斯蘭教教義中的一夫四妻……以我們現在來看是不合常理甚至是有點駭人聽聞的,但當你身處在那樣的時空背景之中,那就是常態,也就是那個社會的主流文化了。還有一個更簡單的例子,大唐時期的儒家文化圈也正是當時的主流文化。若是以現今來看,偶像風潮也是一個例子。

由此可見,次文化和主流文化是相對而言的,並非永久固定。或許也可以這麼說,次文化與主流文化的定義其實就是意識形態在作祟。

而主流文化所代表的也不全然是它就一定是正確的價值觀,只是在某個時間點或某段時間內大多數的人接受並認同它。也因此並不能完全地否認次文化。畢竟這是多元的社會,應該用更寬宏的眼光去看待它。

那麼究竟是為什麼提到次文化總是帶給人們不好的觀感呢?或許應該問問人們是怎麼去定義「次」這個字的。這也許也是媒體有些偏頗的意見灌輸到人們的腦海之中,便很容易讓人先入為主的認為非主流就一定是不好的。

可是仔細想想其實我們日常生活中總是在接觸不同的次文化,只是關鍵是你有沒有去注意到。像是商業界的應酬文化、大學生的聯誼、普普藝術、塗鴉文化……甚至是「動漫文化」都應該是被歸類於次文化的範疇。

或許追根究底可以發現這其實是人類的天性,總是傾向對於自己不了解的事情抱持著懷疑、敵視的態度,很多的誤會與摩擦便是因為「不了解」造成的。再加上當今的媒體總是喜歡羶色腥的事件還有著隱善揚惡的特性,一些負面的消息總是被大肆渲染,這些因素的加總就造就了人們「次文化」的制約反應,直覺的認為它是不好的。雖然負面的事件是真實存在不容否認,但這樣的態度太過於偏頗,有一竿子打翻一船人之嫌。

之所以青少年會被和次文化畫上等號,大概是和青少年是處於孩童到成人之間過渡帶的緣故。而青少年的我們總是急於證明我們自己,什麼都想去嘗試,也許用一些旁人可能無法理解的行為來彰顯我們自己的獨特性。有時候標新立異的舉動就只是想表達我們想要「做自己」。但這正是社會可以呈現多元化的緣故,任何一種次文化都有其存在的必要性,而你說這樣到底好不好?只能說時間會給解答,適者生存,不適者淘汰。










寫到後面有點弱掉了,感覺抓不住。




路過

雷人

握手

鮮花

雞蛋

發表評論 評論 (5 個評論)

回覆 20001120 10-6-20 15:34
  有時候標新立異的舉動就只是想表達我們想要「做自己」。

  這結論很貼切,也不會過度抬高或貶低青少年;誰知道是否「無心插柳柳成蔭」,就給少年碰出了火花四濺的不朽功業?
回覆 叛逆ˇ 10-6-20 15:56
20001120:   有時候標新立異的舉動就只是想表達我們想要「做自己」。

  這結論很貼切,也不會過度抬高或貶低青少年;誰知道是否「無心插柳柳成蔭」,就給少年碰出了火花四濺
恩,真的有時候是做的人沒什麼其他意思
旁人過度的解度才惹的一身腥

這就會忍不住的好奇
所謂的時勢造英雄會不會也是這麼一回事呢?
回覆 20001120 10-6-20 16:11
叛逆ˇ: 恩,真的有時候是做的人沒什麼其他意思
旁人過度的解度才惹的一身腥

這就會忍不住的好奇
所謂的時勢造英雄會不會也是這麼一回事呢?
  ...嗯,這樣一想,想到了荊軻刺秦王和陳涉秦末起義,他們僅管不是成功的完成政治目的和手段,卻名留青史。蘇洵的六國論還引用陳涉的例子成文章博引。

  事實上陳涉和荊軻,只是剛好在秦朝不穩的政治基石上,敲上這一門,如同閣下文章所言......【旁人解讀】。

  談到了陳涉和荊軻,不得不談到另外一個人,留侯張良。當初也捨一己之智行匹夫之實刺秦王政於博浪沙,刺殺失敗險些被捕,被黃石老人教育後,投入劉邦麾下,評定的秦朝亂世,擊敗當世豪傑項籍{項羽}。

  明明張良、陳涉、金柯拉{不對,是荊軻}的舉動都是"謀反",卻有不同的下場和造化,不得不說,是時勢造英雄吧?

  但遠比金柯拉的付出生命為代價,化為咸陽瞬間的圖窮匕見,張良僅以幾十年的青春享有留侯之名,卻可坐擁平亂之實...這時勢,還真是說不準如何掌喔。
回覆 叛逆ˇ 10-6-20 16:35
20001120:   ...嗯,這樣一想,想到了荊軻刺秦王和陳涉秦末起義,他們僅管不是成功的完成政治目的和手段,卻名留青史。蘇洵的六國論還引用陳涉的例子成文章博引。

  事實上陳
時勢的確是抓不準。
只能說命裡有時終須有,命裡無時莫強求...吧?
但最可怕的是
你永遠無法肯定時勢造出來的是英雄還是......
有時後群眾的力量真的是最可怕地
回覆 20001120 10-6-20 16:41
叛逆ˇ: 時勢的確是抓不準。
只能說命裡有時終須有,命裡無時莫強求...吧?
但最可怕的是
你永遠無法肯定時勢造出來的是英雄還是......
有時後群眾的力量真的是最可怕地
中國有句俗諺,得民心者得天下。
民就是大眾、群眾之意{苦笑}。

只是往往這是用來奉勸帝王要勤政愛民,別倒行逆施,從來沒有跟媚世隨俗畫上等號過。

但是時代在變,或許這句話的真正涵義,最後會體現出來。

就是【多者勝,少者敗】




PS:雍正王朝OP--得民心者得天下
http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1djfJchSCtw

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

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評論 登入 | 註冊

存檔|手機版|聯絡我們|新聞提供|鐵之狂傲

GMT+8, 24-4-25 12:38 , Processed in 0.008419 second(s), 11 queries , Gzip On.

回頂部